前段時間,皮尤研究中心發(fā)布了一項調查報告,說是超過 67% 的美國成年人都習慣通過社交媒體來獲取新聞。
場妹估計吧,中國人中應該也有相當甚至更高的比例人群,習慣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來獲取新聞。
不信你回憶看看,阿拉伯王儲被廢,九寨溝地震,薛之謙被爆渣男…上到國際社會新聞,下到百姓娛樂八卦,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幾乎成了新聞消息的第一來源。
比起微博,微信公眾號更是日益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刷刷朋友圈大家都在轉發(fā)什么看什么,晚上睡前必看置頂的公眾號推送,給喜歡的公眾號留言互動…相信這是很多人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
但公眾號數量早就超過 2300 萬,訂閱了幾百個號,真正會去用心看的少之又少。
關注(取關)公眾號的原因總是相似的,留下它們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
場妹很好奇,那些被置頂、列為心目中最喜愛的公眾號,到底都有著什么樣的魅力?于是場妹邀請公司同事,每人分享 3 個自己最喜歡的公眾號并說出理由。
分析整理了所有被提名的公眾號,場妹發(fā)現不管性別男女,也不管在公司擔任何種職位,大部分人喜愛并極力推薦的公眾號,能有一定的共性。
一,獨特的互動交流形式
運營小姐姐率先發(fā)言,她表明自己并非公眾號重度用戶,很少會主動去看公眾號的內容,但是她容易被公眾號的獨特形式、欄目所吸引,就像她推薦的公眾號「傅踢踢」和「二更食堂」那樣。
公眾號「傅踢踢」有一個常設欄目叫做 “一首歌的時間”。這個欄目就像是把早期電視上或電臺上的點歌臺,用另一種方式呈現在公眾號上。
讀者可以給公眾號留言,點一首鐘情的歌曲送給一個喜歡的人。如果你與這首歌有著特別的故事,傅踢踢還會根據這個故事來敘寫相應的文章。
當讀者打開點歌文章的時候,可以播放文首的音樂邊聽邊讀。這正應對了那句:用一首歌的時間,講一首歌的故事。
在用戶互動這一塊,公眾號「二更食堂」的互動板塊做得也非常豐富有趣。
二更食堂是一個主打溫暖、治愈的公眾號,slogan 是每晚九點半,陪你說一世晚安。
他們的晚安系列欄目包含,頭條文章里的晚安簽,每天后臺回復「晚安」出現的晚安語,,菜單欄里與用戶隨機配對互動,以及晚安主播電臺。
每天更新一句晚安語,「二更食堂」用晚安語這樣一個簡單的小互動喚醒了一大批沉睡用戶,并讓用戶對「二更食堂」每天的更新有了期待。
以上兩種以 “用戶留言-公眾號反饋” 的互動形式為主的公眾號,讓場妹想起公眾號「博物」獨具新意的互動形式——隨堂考。
因為《博物》本身是一本科普雜志,所以公眾號的文章也比較偏科普向。
「博物」在每篇文章末尾都以投票的形式,設置了 3 道考題。問題的難度并不大,只要認真讀過文章都能答得上來。
投票答題的互動設定,能夠激勵用戶用心讀完一篇文章。
像場妹這種看文章總喜歡一下子拉到結尾的,也會因為看到最后的問題好奇正確答案,于是又回頭老老實實地把文章用心讀完。
二,具有濃厚的個人色彩
幾位同事輪番推薦下來,場妹發(fā)現「sir 電影」的得票率相當得高。
大家在推薦毒舌電影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提到了毒 sir 個性鮮明,文章敢愛敢恨,具有強烈的價值觀輸出。強人格化與價值觀為被封號的毒舌電影黏住了粉絲。
有著濃厚的個人色彩,成功塑造人格化的確能為公眾號帶來不少額外的關注。
有時候,嚴重的個人痕跡在團隊化運作的公眾號上卻并非壞事,用戶反而會格外信任這個賬號。
尤其是公眾號推廣產品時,用戶對個人的信賴往往會遠高于對機構的信賴。
團隊化運作,極力加強人格化的賬號極易獲得粉絲的喜愛,本身就是個人 KOL 的賬號更是如此。
「梁寧-閑花照水錄」是 KOL 梁寧的個人公眾號。因為她的推文具有非常深刻的互聯網見解與思考,篇篇精品,所以盡管更文頻率不高,用戶卻愿意置頂賬號來保證自己每篇都能讀到。
同事還推薦了「反褲衩陣地」、「洗奶娃」、「三坨土」等賬號,其實這些人早期在微博上就已經有相當龐大的擁躉,已經打造出了自己的 IP。
這一類人,憑借著個人魅力征服了用戶,所以當他們把陣地從未必轉移到微信或者其他平臺,都會有一大幫的追隨者。
「思達帕特」是奇葩說人氣辯手姜思達的個人賬號。
姜思達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的人,而當他把自己的思考以文字形式呈現給大家,發(fā)起 “與123個陌生人的北京夜走” 、“與 HIV 攜帶者共進晚餐” 等極具意義的活動時,姜思達的有趣為他吸引一大波粉絲。
三,垂直領域深耕細作
其實每個人關注的領域無非是與自己的工作、生活、興趣相關。
但不管你的賬號是技能學習類,生活吃喝類還是各種大眾小眾的興趣愛好類,在數量上同類型的競爭市場都已經完全飽和了。要想獲得用戶的持續(xù)關注,必須靠著垂直領域的深耕細作。
比如說職業(yè)技能類型的公眾號,我們的一個考量標準可能就是,它既要有專業(yè)知識的分享,又要有結合案例便于實操的干貨。并且這種知識性應該不同于教科書上理論的死板,應該是更簡單易懂,并且隨時更新的。
在地域生活類的公眾號上,不少同事也推薦了杭州的本地號「行周末」。
有家庭子女的同事覺得從中可以找到周末親子或者帶老人長輩出游的合適地方;年輕單身的同事在上面也能找到周末跟朋友聚會吃飯的地方;人事小姐姐更可以參考一下公司團建適合去哪…
行周末的用戶群體面向生活在杭州的所有人,但正是因為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用戶的需求更加多樣化,他們更需要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精準的服務。
行周末建立了相應的粉絲群,比如有組織周末活動的大群,二手交易群,健身運動群、短途郊游群、粉絲福利群等,精細區(qū)分開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關于個人興趣類的,非常喜歡宇宙、地理等相關知識的同事,極力向我們推薦「星球研究所」這個賬號。這個賬號主打地理、自然、風光,文章極力將某地區(qū)從古至今的地理演變過程還原給大家。
比如九寨溝地震后,他們出了一篇文章叫做《九寨溝會消失嗎》。文章從 4 億年前開始講起,告訴大家九寨溝從最初的淺海,到后來的高原形成、冰川隆起,到最后的九寨溝形成,這中間到底都經歷過什么樣的變化。
互動形式告訴我們內容為王的時代,內容本身固然重要,但內容的呈現形式同樣能夠吸引很大一部分用戶的關注。
你越了解一個人,你就越容易喜歡他。所以許多人最喜歡的公眾號反而都是個人號,立體,有溫度的人格化形象遠遠比一個只會寫文章,冷冰冰的賬號要吸引人。